Jump to content
主视角中国

我家的佳能QL-17


Rorschach

Recommended Posts

没想到我这破玩意的评价能这么高

当时在阿尔卑斯山上120法郎拿下

合人民币最多170块

看国内报价2000块+

还有皮套

就是没有Flash

gallery_722_4_53643.jpg

gallery_722_4_48037.jpg

gallery_722_4_57929.jpg

gallery_722_4_43021.jpg

比数码相机的指甲盖镜头大多了

而且没有单反相机拍照时候的巨响和臃肿的身材

绝对是巨响~~而且还能防身

gallery_722_6_119126.jpg

不过机械相机唯一的缺点就是胶卷的投资

柯达135的胶卷不推荐30块钱以下的

照的效果特不好

QL-17简介

Canon Canonet GIII QL17,我已经不知道他究竟是摄影器材还是一件完美的工艺品.历史上佳能曾经有过漫长的旁轴相机生产记录,其中最著名的应该算是1960年代可换镜头的Canon 7系列,世界上最大光圈镜头纪录的保持者就是用于该系列相机的50mmF0.95标准镜头。1980年代以前的佳能旁轴相机有专门的商标Canonet,除去可换镜头的7系列之外,不可更换镜头的镜间快门Canonet QL系列是佳能最有人气的旁轴相机,其中的最高级产品QL17从60年代到80年代,历经三代,持续生产20年,算得上是旁轴相机中的常青树。GIII版本是QL17的第三代产品,1982年停产,是佳能最后一种全机械手控旁轴相机。

Canon Canonet GIII QL17前脸左边的金属牌清晰表明它的身份,红色GIII和黑色QL字样表示这是第三代QL相机,而机顶的Canonet QL17则是相机型号。“QL17”这几个字母和数字本身有特殊的含义,其中字母QL是佳能独有的“快速装片”系统的英文缩写(Quick Loading),而数字17则代表相机使用镜头最大光圈为F1.7。

Canonet GIII QL17外观相当漂亮,金属加工非常精细,所有铭文刻字均采用凹刻填漆,并以不同颜色区分不同功能和作用,光是镜头上用于区分光圈快门等功能的不同颜色就达到六种之多,虽然用色繁多,但并不让人感觉花哨。另外在机顶的闪灯热靴座、倒片摇柄、快门钮基座等处还采用了金属抛光工艺,光可鉴人,讨人喜欢。QL17机身有两种颜色,常见的是银白金属色版本,黑身版较少见,在国外二手市场上价格昂贵。

佳能的“QL”快速装片系统是一个独特且非常具有实用性的设计,这一设计曾经广泛出现在佳能生产的单反相机和旁轴相机上,它大大缩短了摄影师装卸胶卷的过程,为抓拍宝贵瞬间赢得了先机。

与一般相机不同,QL17的卷片轴并没有插缝和齿孔挂钩,而是在卷片轴上分布有三个带橡胶块的弹簧棘爪,利用弹簧张力和橡胶摩擦力夹住胶片,只要将暗盒装进片仓,并将片头拉到指定位置,放下压片板,合上后盖,即可连续扳动卷片扳手过片,此时相机并不自动停片,而是可以连续卷片三次计数器显示“1”后自动停止,胶片已经过卷到了第一张,即胶片编号“1”。并且,在机背卷片扳手下设置有两个指示窗口,分别显示胶片是否正常过片以及快门是否已上弦,这种过卷到“1”的方式类似于后来自动相机的装片方式,只不过是由手动完成。

佳能这种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在70年代无疑是装片方式的革命,对于经常抓拍的摄影师来说,节约了大量宝贵时间。就算到了21世纪的今天,这种革命性设计理念令到最顶尖的旁轴机LEICA M7在装片方便性和快捷性上也根本无法望其项背。

Canonet GIII QL17采用了CANON 40mmF1.7的大口径固定镜头,6片4组双高斯结构,镀有多层增透膜。快门系统采用COPAL镜间快门,速度1/4—1/500秒,另有B门。就一般拍摄而言,快门速度范围完全可以满足需要,毕竟旁轴相机基本用于手持拍摄,设置更慢的快门档位意义并不大,何况特殊拍摄时可使用B门。光圈设置范围从F1.7至F16,无级调节,另有“A”档(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档),采用5叶片光圈。镜头拍摄距离0.8米—∞,调焦环工作角度45度,手感良好并带有辅助手柄。QL17镜头成象锐利,层次丰富,就拍摄效果而言,并不亚于同时期单反相机标准镜头。不过稍微遗憾的是,QL17的滤镜口径是特殊的48mm,这种规格的滤镜在世面上已经彻底绝迹。

QL17取景器采用逆伽利略式,0.6倍放大率,黄斑式双像重合对焦,带有视差补偿。取景透镜经过良好矫正,基本没有变形。与一般旁轴相机的视差补偿不同,Canonet GIII QL17并不以大小不同的取景框表示视差,而是采用取景框整体移动的方式,即在调焦同时,视场内的取景框同步调整取景范围。另外,在取景目镜外框上还装有电力检测按钮和指示灯。

取景视场右侧有测光表显示标尺,相机进行快门先决自动曝光方式工作时由cds测光元件带动指针指示出光圈值。超出AE联动范围后测光表会锁住快门,但在进行全手动曝光时,测光表并不工作。测光电眼安装在镜头上方,测光范围为EV3.5—EV17(ISO100),感光度调整范围为ISO25—800。另外,QL17还带有AE曝光锁,半按快门即可锁住测光值。

测光及自动曝光所需电力由一枚1.35V水银电池提供,型号PX625,无电时QL17也可进行全手动曝光。由于水银污染环境,因此很多国家早已禁止生产,不过市面上可以找到该型号电池的替代品—1.5V电压的氧化银PX625A型电池。

1970年代的日本高档旁轴相机已经普遍拥有了自动闪光功能,不过这种自动闪光系统比较原始,和后来的外接自动闪光灯、TTL自动闪光灯完全不同,它是利用闪光指数与对应拍摄距离来控制光圈大小,原理类似于很多闪光灯背后都附有的曝光表,只是将其自动化并装入了相机。具体方法是,在有快门先决自动曝光功能的相机光圈环上一般另刻有几档闪光灯指数,如20、28、32等,进行闪光摄影时,只要将光圈环或闪光指数环对准对应的闪光灯指数,此时调整焦距,相机测光表将自动调整相机光圈大小,由此实现自动闪光摄影。

佳能的设计师将这种自动闪光方式进行了进一步发挥,配合Canonet GIII QL17相机发表了专用闪光灯CANOLITE D。这只闪光灯前端也使用金属外壳,外观风格与QL17保持一致,大方而且漂亮。QL17相机和CANOLITE D闪光灯都采用双触点热靴座,这在1970年代非常少见。进行闪光摄影时,这只专用灯的闪光指数等信息可以通过第二触点自动传递给相机测光系统,相机无需将光圈拨到对应闪光指数档,只需要停留在“A”档(自动档),即可进行自动闪光。

Canonet GIII QL17不但具备完善的全机械手动曝光功能,并且提供了那个年代旁轴相机前所未有过的自动化性能,体现着佳能一贯追求的尽可能提高拍摄速度和拍摄成功率的设计思路。我们完全可以从Canonet GIII QL17上感受到佳能当年在相机自动化上所作出的种种尝试和努力,这也符合1970年代的摄影科技潮流,那就是不断向着电子化、自动化迈进

不过没有canolite-d实在是遗憾

不过原价150法郎划价到120法郎也算实惠

gallery_722_4_27435.jpg

gallery_722_4_10082.jpg

金属质感挺强的

等有机会买一个

等有钱了买个M8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 2 weeks later...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

访客
Reply to this topic...

×   Pasted as rich text.   Paste as plain text instead

  Only 75 emoji are allowed.

×   Your link has been automatically embedded.   Display as a link instead

×   Your previous content has been restored.   Clear editor

×   You cannot paste images directly. Upload or insert images from URL.

×
×
  • 创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