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主视角中国

透视:中国巨龙俯视下的蒙古共和国


Jia77

Recommended Posts

位于亚洲北部高原上的草原之国蒙古,拥有近250万人口、156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在苏联解体前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也是全球人口密度最低的国家之一。以综合国力和人口数量而言,今天的蒙古只能算是一个小国,但若以国土面积来衡量,却不能说它小。今天,随着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蒙古再次因其独特的地缘战略位置引起世人的关注。

 蒙古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地缘战略地位

  蒙古地处中俄两大国之间巨大的结合部,东西南三面与中国接壤,边境线长4676公里;北面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3485公里。按照地缘政治学的观点,地理空间是任何政治实体存在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组成部分,地理位置揭示的是国家之间在空间上的相互关系和影响程度,从而决定着地缘政治格局的发展。正是由此出发,从地缘战略的角度看,蒙古对于中俄两国在军事战略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欧亚大陆腹地具有重要地缘战略价值的要害国家。

  从历史上看,蒙古高原边缘地区一直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交互渗透争夺的地区,来自蒙古高原的军事威胁一直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心腹之患。如今,历史的烟云虽已远去,但是以军事地理的标准衡量,蒙古仍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中蒙边境距离中国700公里的弓形范围内涵盖了中国的三北地区,他距离从东北、华北到西北的一系列重要战略要地、交通要道都很近,中国重要的核试验基地,酒泉、西安、太原等航天基地,东北地区的航空、钢铁、能源等重工业基地,华北地区的钢铁、煤炭等工业和能源设施以及政治、商业中心等均包括其中。由蒙古西出可以切断新疆与内地的联系,东进可以使关外的东北与关内地区隔离;如果南下,扎门乌德距离北京直线距离600多公里,且除了燕山山脉几乎无天险可守,正适合"斩首掏心"。中苏交恶时,前苏联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借演习之机出兵蒙古,使其成为遏制中国的前哨站。

  蒙古位于俄罗斯乌拉尔重工业基地和交通命脉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南面,冷战结束后,其摆脱了前苏联仆从国的地位,对俄罗斯的战略意义也凸显出来,由过去俄罗斯远东战略后方的南方屏障变成了前进基地。赤塔、伊尔库茨克、新西伯利亚等俄罗斯重要的军事工业重镇;俄罗斯能源输出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拟建的通往中国大庆和远东港口海参崴的油气管线等均直接暴露在外。

  今天,大兵团摩托化机动作战的战争理念虽已在现在局部战争的实践中显得陈旧落伍,但是蒙古在信号情报侦察和战略威慑方面的重要意义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显得更加重要了。一旦象美国这样的外部军事力量渗透入蒙古,平时便于打探中俄两国的动静,一旦有事,则可以占尽地利,上击熊腹、下压龙背,取得战略上的先机。特别是美国可以借助蒙古地处亚洲腹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建立起一个经由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日本、韩国直至欧洲的地面信号侦察阵地体系,大大提高对中、俄侦察的效率和精度。如果在蒙古设置军事基地,只需部署部分机动部队和中程导弹,即可起到由北亚、东亚、直至中亚地区的战略威慑作用。

  正是由于蒙古这种独特的战略地位,使其自上世纪初以来就一直成为大国角力和兵家争夺之地。

  历史:由群雄逐鹿到"一边倒"

  蒙古在历史上曾长期属于中国版图,但自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至1921年蒙古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0年间,蒙古一直处于周边多个大国群雄逐鹿的局面。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后,沙皇俄国趁机策动"外蒙古"政教领袖、八世哲布尊丹巴于当年12月16日宣布"独立"。此举当时即遭到中国政府的反对,1913年11月,沙俄以承认袁世凯政府和借款为诱饵,迫使袁世凯政府承认"外蒙古自治",以及沙俄在"外蒙古"享有的各种特权。俄国十月革命后,在蒙古地区各民族如火如荼的抗俄斗争的推动下,"外蒙古"统治者迫于形势于1919年11月17日宣布撤消"自治",中国政府接受了其请求,期间还派出军队进入"外蒙古"。然而,此时的蒙古形势却并没有平静下来。在日本帝国主义的扶植下,沙俄白匪温甘伦男爵的部队侵入"外蒙古",1921年2月3日,白匪军攻陷库伦(即今乌兰巴托,下同),2月15日,"外蒙古"再次宣布"独立",成立傀儡政府。

  1921年3月1日,蒙古人民革命党成立,随后在苏联红军的支持下,于3月13日成立临时政府,并与苏方签订了军事协定,从此,蒙古在对外军事关系上走上了长达70年的"一边倒"道路。

  当时,在蒙古地区驻有两支武装力量,一是人数约1.1万人的中国北洋政府军队,驻扎在北部边城阿拉坦布拉格,与今天俄罗斯境内的边境重镇恰克图隔界相望;一是白匪温甘伦男爵的亚洲第1师约1.2万人,占据了库伦及其周边地区。为实现国家独立,蒙古人民革命党在苏俄境内组建了400余人的游击队,制定了开展武装斗争,依靠苏联红军消灭白匪军,实现独立的战略目标。

  1921年6月,苏联红军第一次进入蒙古,并且很快击败白匪军,解放库伦,推翻傀儡政府。7月11日蒙古成立君主立宪政府,宣布独立,后于1924年11月26日废除君主立宪制,成立蒙古人民共和国。蒙古独立之初,为巩固新生政权,在苏联红军的大规模援助下,借鉴苏联建军原则,建立本国军队。当时,一大批苏军专家应邀担任蒙古军事委员会(蒙最高军事决策机关)主席、总参谋长、军官学校校长、骑兵旅长、边防和内卫军局局长等重要职务,蒙军各部队也都配备了苏军的军事、政治和后勤教官,同时苏联政府还向蒙军提供了大量军事装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和伪满军队在中蒙边境东段不断挑衅,准备发动大规模侵略战争。蒙古与苏联遂于1936年签订友好互助条约,苏军第二次进入蒙古,蒙军在苏联的援助下迅速扩军。当时蒙军完全接受苏联外贝加尔军区和驻蒙苏军的指挥,实际上成为苏军的一部分。期间,苏蒙军队与日军爆发了诺门坎事件(苏蒙方称哈拉欣河战役),双方共动用15万军队,最终苏蒙军队粉碎了日军的挑衅。时任驻蒙苏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司令的朱可夫由于在此役中指挥有方,脱颖而出走上了历史舞台,并最终成为一代名将。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以后,蒙古在苏联军事战略中的地位迅速提升,根据1966年签订的具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苏军第三次进驻蒙古。当年,苏驻蒙第39近卫集团军所辖3个摩步师和2个坦克师约6.5万人,中型坦克1400余辆;驻蒙苏空军2个师又2个团约1万人,各型飞机260余架。蒙军则将指挥权完全交苏军掌握,蒙军充当了苏军在后贝加尔战略方向的一个战役兵团,其军事装备也全部由苏军无偿提供,苏蒙两军每年均举行以中国为假想敌的联合演习,两军完全实行了一体化。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特别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驻蒙苏(俄)军全部撤出蒙古,蒙古开始针对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调整军事战略,其对外军事交往也发生了彻底变化。

  现实:以"第三邻国"为依托的多支点平衡军事外交

  根据蒙古新的军事战略方针,蒙古在军事外交上一直坚持不结盟、多支点、与中俄两大邻国均衡发展关系的指导思想。强调与世界其它国家,特别是美、日、印、以及欧洲国家等建立军事合作关系,将区外军事强国视为"第三邻国",通过与"第三邻国"发展军事关系达到制约中俄两大邻国、提升自身地位的目的。同时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维和行动、多边联合演习、地区安全论坛等活动,构建和巩固区域安全和多边军事互信机制。

  蒙古领导人和军方均认为,同中俄两大邻国保持和发展等距离友好关系对蒙古而言十分重要。冷战结束以来,蒙古一方面迅速改善与中国的军事关系,开展广泛的军事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逐渐恢复和加强与俄罗斯的传统军事友好关系,稳步、平衡地推进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军事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自1990年以来,蒙古为改善蒙中两国军事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蒙方率先提出互派武官问题,并主动邀请中国内蒙古军区司令员率领中国军事代表团于1991年3月访问蒙古。此后不久,蒙古与中国互派了武官,并实现了两国国防部长的互访,正式建立了两军最高层级之间的相互交流渠道。近年来,中蒙两国之间军方高层和较低层次之间的军事交流逐年增多。仅1994年至2000年的6年间,中国向蒙古国防领域提供的无偿援助就达2002万元,目前这一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1992年驻蒙苏(俄)军全部撤出蒙古后,由于俄罗斯停止向蒙古提供包括武器装备、人员培训和装备维修在内的无偿军事援助,同时宣布接管原苏联驻外部队后并未授权原驻蒙苏军将造价1.174亿卢布的最后一批营房无偿移交蒙方,使双方军事关系陷入低谷。由于蒙军过去一直依赖苏联援助,蒙军武器是清一色的苏式装备,如果长期得不到维修和更新,将使其国防能力受到极大影响。此后,蒙古政府总理和国防部长等领导人多次访俄,希望妥善解决双方在国防和军事领域存在的问题,但均未取得实质进展,导致俄蒙军事关系日渐疏远。此后,蒙古提出"全方位边防"理念,开始逐步在蒙俄边境一线部署边防部队,改变了过去两国"有边无防"的局面;1993年,蒙军还首次举行了以俄罗斯为假想敌的首长司?约东扩带来的巨大的压力和美国单边主义政策日见明显,俄罗斯逐渐意识到蒙古在冷战后对其仍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旦这个昔日盟友被敌性国家所控制,俄罗斯不仅可能面临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其战略后方也将完全暴露。因此,俄罗斯开始迎合蒙古发展两军关系的愿望,改善和发展两国军事关系。1999年,蒙俄两军借哈拉欣河战役60周年之机恢复高层交往;2000年,俄军总参谋长克瓦什宁率俄罗斯军事代表团访蒙,成为自驻蒙苏(俄)军全部撤离蒙古以来访问蒙古的最高级别军事代表团;同年,俄总统普京访蒙,并与蒙方确定了加强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有关问题,标志中蒙俄军事关系的全面恢复。近几年,两国在军事技术、边防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军事关系得到日益加强。

  蒙美军事关系是冷战后蒙古对外军事关系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环,特别是美国出于构筑亚太军事安全体系,遏制中俄,增强干预亚太地区军事行动能力的需要,大力加强对蒙古的军事渗透,积极发展与蒙古的军事关系。1991年,蒙美互设武官处,正式建立军事关系。此后蒙美军事关系开始迅速提升,两军高层往来频繁,美方开始向蒙古提供各种形式的军事援助。1994年4月,美军方决定将蒙古纳入太平洋总部"联盟战略体系";1995年8月,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第95-38号命令,将蒙古列入美国向其提供军事援助的国家;1996年,蒙美先后签署了《蒙美军事领域交流与互访协定》和《蒙美安全保障合作协定》,规定双方可以派遣部队进入对方国家,加强维和交流,必要时美军可以临时进入和使用蒙古的军事设施,蒙军派军人赴美国接受训练,美国向蒙古提供军事援助,美国在蒙古出现自然灾害时提供救援等。至此,蒙美军事关系全面进入了一个实质性的新阶段。自1996年起,蒙美两国每年均举行代号"平衡魔术"的联合民防演习。布什上台后,进一步加大了美蒙两国军事交流的深度和军事援助的力度。美国积极促成了蒙军派人参加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多国部队,并主动承担了驻阿和驻伊蒙军的所有费用。2001年以来,蒙军开始应邀派观察员或分队参加名为"金色眼镜蛇"的联合演习,这是美国在东南亚地区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联合演习。从2003年开始,蒙美开始举行代号为"可汗探索"的年度例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是美海军陆战队首次参加此类演习,也是蒙美间举行的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突破了以往蒙美联合演习的民防与救援性质,且演习规模不断扩大。近期,美国国防部长、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等军方高官接踵访问蒙古,布什也决定对蒙古进行蒙建国以来美国总统的首次访问,无疑将推动美蒙军事关系出现进一步的质的变化。

  在积极与中、俄、美等大国发展军事关系的同时,蒙古还十分与其它国家发展双边军事合作。苏联解体之际,蒙古即与印度建立了军事合作关系,互派武官,此后双方还签署了有关开展国防领域合作的协议,建立了定期就地区安全问题交换意见的机制。1994年4月,蒙古与德国互设武官,使德国成为继中、俄、美、印之后第5个与蒙古互设武官的国家。自1994年以来,德国国防部已经向蒙军提供了总值数千万马克的无偿援助。蒙古与日本、韩国之间的军事交往发展也很快,分别与日、韩两国就国防和地区安全问题举行对话,向上述两国军校派出军官留学,寻求上述两国的军事援助等。蒙古还与土耳其签署了国防领域合作协议,派出军官赴土耳其军事院校学习,接受土援助的用于维和的物资等。此外,蒙古还积极参加各种国际维和行动。除在伊拉克、阿富汗派驻了维和分队以来,蒙古还向西撒哈拉、刚果、海地派出了维和人员和军事观察员。自2000年以来,蒙军开始派分队参加"中亚维和营"演习。

  美国对蒙古军事渗透值得我关注

  蒙古在国防政策中明确表明,弱小国家的安全状态是与外部环境,尤其是相邻大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变化紧密联系的,蒙古开展多支点、平衡军事外交的目的就是为了构筑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的环境。蒙古希望能够拥有一种类似瑞士的中立国地位,因此不愿看到由于与某一方的军事关系过分接近而引起其它各方的猜忌和不满,使自身陷入大国关系角斗场的尴尬境地。但是,随着蒙美军事关系的不断加强,美国对蒙古的军事渗透越来越深入,这一动向值得我们关注。

  虽然不久前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访蒙时,在被问及是否打算在蒙古设立监听站或者使用军事基地的问题时,他表示美方没有这方面的兴趣,但是美国发展与蒙古的军事关系具有针对中国的意图却是不言自明的。1999年2月的蒙美"平衡魔术"演习在蒙古东戈壁省宗巴音举行,距离中蒙东段边界仅120公里;2001年的"平衡魔术"演习又在距离中蒙西段边境较近的蒙古科布多省曼汗地区举行。苏军驻蒙期间,蒙古曾在全境大力修建机场、导弹基地、后勤基地,进行了相当充分的战场准备。其中,建设了大小机场190余处,包括军用机场30余处;在蒙古东部、中部和西部修建有大量的军事基地、仓库设施。如今,这些机场和基地虽大多已废弃,但恢复起来并不十分困难,而且已经有人在打它们的主意了。2004年,《纽约时报》就曾报道,一个由美国和韩国"民间人士"组成的大型代表团访问蒙古。

  借美国之力制衡中俄

  蒙古于1994年制定的国家安全构想中,把美国列为了俄罗斯和中国以外的第3个重要国家,这标志着蒙古的国家安全战略从冷战时期的完全依附于苏联,转向借助外力同时制衡两大强邻。自从1987年与美国建交以来,蒙古从美国得到了大量经济援助,美国迅速成为中国之后蒙古的第2大贸易伙伴。

  军事方面:2000年,蒙古军队第一次派员参加了美国主导的代号为"集中-2000"的维和军事演习,此后一发不可收。2001年5月,蒙军应邀派员观摩美、泰、新加坡等国共同举行的"金色眼镜蛇2001"联合军事演习。

  "9•11"事件后的国际形势为蒙古带来了更多的机遇。蒙古一改对国际事务默默无声的常态,表态支持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和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并派军队参与阿富汗和伊拉克重建。派往伊拉克的100多人的蒙军分队被媒体称为自1258年成吉思汗的后代"光顾"伊拉克以后的第一批到达伊拉克的蒙古军队。

  去年,美国军队第一次来到了蒙古大草原。2003年9月,美海军陆战队一部与蒙古人民军举行了代号为"可汗探索03"的联合军事演习。这是美军士兵第一次进入到这个东北亚内陆国家并进行军事演习。

  此次演习主要围绕参与维和行动的战术科目展开,第一阶段是理论课学习,由美军讲授维和理论与经验、反恐作战方法等;第二阶段是技能训练,美军教蒙军单兵格斗、执勤检查、游泳,蒙军教美军摔跤和骑马巡逻,尤其是蒙古官兵在摔跤中游刃有余的"关节控制术"令美国兵大开眼界;第三阶段是实弹演习。为此美军还派出一名少将军官具体指挥两军的联合行动。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

访客
Reply to this topic...

×   Pasted as rich text.   Paste as plain text instead

  Only 75 emoji are allowed.

×   Your link has been automatically embedded.   Display as a link instead

×   Your previous content has been restored.   Clear editor

×   You cannot paste images directly. Upload or insert images from URL.

×
×
  • 创建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