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content

COD5使用燃烧瓶视频


飞弹流

Recommended Posts

感谢分享。

不过由此视频可以看出COD5对于苏军燃烧瓶缺乏考证,现实中苏军在二战中使用的燃烧瓶在瓶口部绑有一个装硫酸的小试管,只要把燃烧瓶直接扔出去就行而不用扔之前用打火机点燃引燃物。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感谢分享。

不过由此视频可以看出COD5对于苏军燃烧瓶缺乏考证,现实中苏军在二战中使用的燃烧瓶在瓶口部绑有一个装硫酸的小试管,只要把燃烧瓶直接扔出去就行而不用扔之前用打火机点燃引燃物。

^_^ 双管猎枪都拿出来了…… 人家这个燃烧瓶是自己临时做的行不行…… ^_^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_^ 双管猎枪都拿出来了…… 人家这个燃烧瓶是自己临时做的行不行…… ^_^

双管猎枪用在战场上没什么不可以的。但自制燃烧瓶就比较麻烦,要想燃烧瓶发挥最大效果除了使用方法和战术得当,还要正确配制燃烧剂。燃烧瓶用燃烧剂除了能燃烧且能保证燃烧时间、温度高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燃烧剂应有一定的粘稠度和附着力。要达到以上几个要求就必须合理配比燃烧剂中两种或多种燃料的比例。众所周知燃烧瓶用燃烧剂的主要成分是汽油,汽油可保证燃烧温度高和燃烧时间,但汽油不够粘稠粘在目标物上的燃烧时间不够长。这虽对烧人没什么影响但由于燃烧瓶主要用作对付装甲目标尤其是坦克且主要战术是扔到发动机舱上方利用高温迫使发动机停车(对载员舱为敞开结构的装甲运输车只要把燃烧瓶扔进敞开的载员仓就行,但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车体密封性已相当好就只能将燃烧瓶扔到动机舱上方通风口迫使其停车了),而汽油不够粘稠会从发动机舱上很快流到地上,加热时间不够就不会产生足够的温度迫使发动机停车。所以就需要在汽油中加入一些例如火焰喷射器燃烧剂、粗笨、碎橡胶等能燃烧的增稠剂,来保证燃烧瓶碎裂后燃烧剂能粘在物体上燃烧不会很快流下来。这个汽油和增稠剂的配制比例就算是知道的人也不能很容易掌握而且制作燃烧剂与燃烧瓶时很危险,密封热燃烧瓶瓶口的难度也很大。

此外二战中苏军和德军都有制式燃烧瓶不需自己制作,而且燃烧瓶对二战中后期的坦克已不太有效,所以到战争中后期作战各方已基本不再使用燃烧瓶。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以后谁要做了谁的时候找楼上就对了

保证干净利落吃肉不吐骨头,前苏联咪咪流亡大陆的疯狂武器教授

一下省略若干。。。。。。。

说实话这个视频不过瘾,一个燃烧瓶丢出去还没炸到人就开枪

也不知道那个人是给烧死的还是打死的

好了废话不说了,让我失望的关键原因是没看到浑身着火的扑腾还有动听的惨叫,哎,不过瘾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以后谁要做了谁的时候找楼上就对了

保证干净利落吃肉不吐骨头,前苏联咪咪流亡大陆的疯狂武器教授

一下省略若干。。。。。。。

我有那么可怕吗?

说实话这个视频不过瘾,一个燃烧瓶丢出去还没炸到人就开枪

也不知道那个人是给烧死的还是打死的

好了废话不说了,让我失望的关键原因是没看到浑身着火的扑腾还有动听的惨叫,哎,不过瘾

同意,烧着了也不扑腾、没烧叫唤就死了,不过瘾。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燃烧瓶本身就是土发明、土装备,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莫洛托夫鸡尾酒,该土装备在西班牙内战中就已经出现,但大规模应用却是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莫洛托夫鸡尾酒"这个名称来自芬兰军队。莫洛托夫是当时的苏 联外长。芬兰人用他的名字来为抗击苏军的武器取名可以看作是对侵略的蔑视,而叫作"鸡尾酒"则是因为它通常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比重的燃料混合而成。"莫洛托 夫鸡尾酒"最常见的成分是汽油和焦油,其中汽油是主要燃烧剂,焦油的主要作用是使汽油粘在装甲板上燃烧,防止它很快流到地上。二战中各国士兵都使用过这种 简易的武器,不过德军和苏军居然还装备了制式"莫洛托夫鸡尾酒"。在东线战场初期,苏、德步兵都缺乏管用的轻型反坦克武器。很快,士兵们发现这种简易的燃 烧瓶在近距离内摧毁坦克效果不错,于是便出现了制式的"莫洛托夫鸡尾酒"。

战争初期由于大量苏军被快速突击的德军消灭,工厂忙于后撤,反坦克火炮的生产跟不上,因而苏军大量使用简易反坦克手段,燃烧瓶就是其中一种(更牛逼的还有用狗群身背炸药包......)。燃烧瓶的制作方法有很多:

最次的燃烧瓶是瓶子里灌汽油等燃料,瓶口塞块布条,使用时点燃,投掷(虽说简单,但是瓶口的密封和投掷技巧也不是新手所能掌握的 )

比较好的燃烧瓶是瓶里除了混合燃料外,还混合在空气中易自燃,如白磷,或者剧烈撞击时易燃烧甚至易爆炸,如硝酸钾,这样只需投掷,不需点火,实战价值最高。

一种主要流派是在一个密封酒瓶中装满汽油,再混入一些碎橡胶(与焦油的作用类似),而在瓶颈上系有两个装满浓硫酸的密闭玻璃试管。这种燃烧瓶在使用前无须点燃,因为当燃烧瓶被砸碎在坦克装甲上时浓硫酸与液体接触会产生大量的热,点燃汽油。

cccp的说法也没错,但要结合游戏来说,毕竟面向的是多数的普通玩家,类似cccp的军事狂派总归少数,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可能为了游戏的观赏性和直观性,所以采取了这种燃烧瓶,但不能否认这种燃烧瓶的存在,所以还是能够接受的 ^_^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燃烧瓶本身就是土发明、土装备,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莫洛托夫鸡尾酒,该土装备在西班牙内战中就已经出现,但大规模应用却是在1939-1940年的苏芬战争中。"莫洛托夫鸡尾酒"这个名称来自芬兰军队。莫洛托夫是当时的苏 联外长。芬兰人用他的名字来为抗击苏军的武器取名可以看作是对侵略的蔑视,而叫作"鸡尾酒"则是因为它通常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比重的燃料混合而成。"莫洛托 夫鸡尾酒"最常见的成分是汽油和焦油,其中汽油是主要燃烧剂,焦油的主要作用是使汽油粘在装甲板上燃烧,防止它很快流到地上。二战中各国士兵都使用过这种 简易的武器,不过德军和苏军居然还装备了制式"莫洛托夫鸡尾酒"。在东线战场初期,苏、德步兵都缺乏管用的轻型反坦克武器。很快,士兵们发现这种简易的燃 烧瓶在近距离内摧毁坦克效果不错,于是便出现了制式的"莫洛托夫鸡尾酒"。

战争初期由于大量苏军被快速突击的德军消灭,工厂忙于后撤,反坦克火炮的生产跟不上,因而苏军大量使用简易反坦克手段,燃烧瓶就是其中一种(更牛逼的还有用狗群身背炸药包......)。燃烧瓶的制作方法有很多:

最次的燃烧瓶是瓶子里灌汽油等燃料,瓶口塞块布条,使用时点燃,投掷(虽说简单,但是瓶口的密封和投掷技巧也不是新手所能掌握的 )

比较好的燃烧瓶是瓶里除了混合燃料外,还混合在空气中易自燃,如白磷,或者剧烈撞击时易燃烧甚至易爆炸,如硝酸钾,这样只需投掷,不需点火,实战价值最高。

一种主要流派是在一个密封酒瓶中装满汽油,再混入一些碎橡胶(与焦油的作用类似),而在瓶颈上系有两个装满浓硫酸的密闭玻璃试管。这种燃烧瓶在使用前无须点燃,因为当燃烧瓶被砸碎在坦克装甲上时浓硫酸与液体接触会产生大量的热,点燃汽油。

cccp的说法也没错,但要结合游戏来说,毕竟面向的是多数的普通玩家,类似cccp的军事狂派总归少数,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可能为了游戏的观赏性和直观性,所以采取了这种燃烧瓶,但不能否认这种燃烧瓶的存在,所以还是能够接受的 ^_^

再给你补充一条:由于燃烧瓶在投掷、携带、运输和保存时很不安全,所以一般只用在防御作战中。

实际上我第一次看到这视频,我就接受了COD5中的燃烧瓶。我同时也提出COD5对二战中苏军的“混合物燃烧瓶”缺乏考证,但对此我是可以接受的。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双管猎枪用在战场上没什么不可以的。但自制燃烧瓶就比较麻烦,要想燃烧瓶发挥最大效果除了使用方法和战术得当,还要正确配制燃烧剂。燃烧瓶用燃烧剂除了能燃烧且能保证燃烧时间、温度高以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要求,燃烧剂应有一定的粘稠度和附着力。要达到以上几个要求就必须合理配比燃烧剂中两种或多种燃料的比例。众所周知燃烧瓶用燃烧剂的主要成分是汽油,汽油可保证燃烧温度高和燃烧时间,但汽油不够粘稠粘在目标物上的燃烧时间不够长。这虽对烧人没什么影响但由于燃烧瓶主要用作对付装甲目标尤其是坦克且主要战术是扔到发动机舱上方利用高温迫使发动机停车(对载员舱为敞开结构的装甲运输车只要把燃烧瓶扔进敞开的载员仓就行,但由于二战时期的坦克车体密封性已相当好就只能将燃烧瓶扔到动机舱上方通风口迫使其停车了),而汽油不够粘稠会从发动机舱上很快流到地上,加热时间不够就不会产生足够的温度迫使发动机停车。所以就需要在汽油中加入一些例如火焰喷射器燃烧剂、粗笨、碎橡胶等能燃烧的增稠剂,来保证燃烧瓶碎裂后燃烧剂能粘在物体上燃烧不会很快流下来。这个汽油和增稠剂的配制比例就算是知道的人也不能很容易掌握而且制作燃烧剂与燃烧瓶时很危险,密封热燃烧瓶瓶口的难度也很大。

此外二战中苏军和德军都有制式燃烧瓶不需自己制作,而且燃烧瓶对二战中后期的坦克已不太有效,所以到战争中后期作战各方已基本不再使用燃烧瓶。

好好学习了,以后做手工的时候用得上~~~

汽油+碎橡胶~~~~~~~~~~~~~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汽油+碎橡胶

材料很好找~~~~~~~~~~~~~~~

汽油和碎橡胶是很好找,但如果没有碎橡胶或粗笨,也可以用焦油代之。记住橡胶尽量碎一些,这样在汽油燃烧时橡胶会融化的快一些效果会更好。还可以在密封好的瓶口上系上两个密封的试管,试管内装硫酸,这样就不必用沁油的麻布封口也不用再使用前点燃了。

Link to comment
Share on other sites

Join the conversation

You can post now and register later. If you have an account, sign in now to post with your account.

访客
Reply to this topic...

×   Pasted as rich text.   Paste as plain text instead

  Only 75 emoji are allowed.

×   Your link has been automatically embedded.   Display as a link instead

×   Your previous content has been restored.   Clear editor

×   You cannot paste images directly. Upload or insert images from URL.

×
×
  • 创建新的...